媒体报道
  •  学习强国:听,苏州
  • 作者: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  编辑:  来源:   浏览:1140   时间:2023年12月27日
  • 作者: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刘小方

    与其他城市相比,听觉里的苏州更有辨识度,也更吸引人:水磨腔里唱昆曲,二胡弦下听苏剧;吴侬软语演评弹,夜半钟声到客船;太湖边绣娘飞针,织机嗡嗡;新开河畔,和泥摔打,金砖清脆,历史和传统的声音绵延悠长,独特而鲜明。在金鸡湖北侧,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已自信满满:苏州交响乐团与苏州芭蕾舞团等高雅艺术院团正在迎接八方来客,演绎新的苏州。

    夜半钟声听苏州。已地处苏州闹市的寒山寺,土地平旷,不见山影,从临近的太湖大道高架路行车就可以鸟瞰。古寺紧邻大运河,河上有枫桥东西横跨。唐代中期,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横空出世,以诗歌的方式,为我们留下了专属苏州的声音记忆。今天,新砌的石质枫桥虽不见古旧颜色,但仍与一处小码头遥相呼应,似乎在守候那艘自唐代而来的船。

    寺以“寒山”为名,除了表达人们对高僧寒山的敬意,也凸显着平原市镇对高度的迷恋。步入寺中,但见散步的老人、祈愿的香客、慕名的游客,或三五成群,或各自分散,在这个不大的空间里寻找着各自的精神家园。无论是造园水平还是建筑小品,寒山寺都不具有突出特征。它之所以长久闻名于神州大地,正是因为那响彻历史之夜的钟声。走上寺中的钟楼,一口不大的古钟低悬。移杵撞钟,“咣”的一声在阁楼响起。那钟声不大,却足以穿越时空,让人回想千余年前的那个夜晚。

    彼时,大唐帝国正经历安史之乱,前两年刚进士及第的诗人张继来不及施展拳脚,就不得不南行以避战火。在国家和个人命运渺茫难测之际,远行的诗人在枫桥渡口陷入困顿。那夜,普照大地的明月不知何时已经落下,四下黯黑,运河上树影婆娑,远远传来几声乌鸦的啼叫,越发凸显夜的寂静。江面突然出现一丛火光,不知是夜航人的灯,还是晚归渔家的灶火。那火光逐渐靠近,将码头近旁的枫桥轮廓渐次照亮。想起无法驻留的繁华姑苏城和暗淡的前路,诗人愁绪蔓延,无可排遣。临近子夜,一阵钟声从寒山寺传出。那声音低沉有力,刺破夜色,传进停航码头的船舱,也似乎把苏州水乡的清韵揉碎,激荡在诗人心头,回荡在万籁俱静的夜空,并沿着粼粼波光,传向更远的地方。

    我们知道,唐代及以前,中国城市多为封闭的里坊制。白日里城市喧哗,夜间宵禁,一片寂寥,李白笔下的夜长安就只闻其声不见其景,所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苏州寒山寺的钟声,足以与夜长安的捣衣声媲美,长久地扣人心弦。

    吴侬软语听苏州。无论晴雨,无须侧耳,漫步平江路的人们总能听到几曲评弹:先是二胡和琵琶的和弦,紧接着是一段悠长的唱词。那唱腔或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或浅吟低唱,喃喃私语,其节奏舒缓有致,明显不同于西北秦腔的悲怆、巴蜀川剧的亮烈,一如身旁的平江水,一步三回头,舍不得流走。与普通话和北方方言相比,在温润气候、富庶物产、安适生活中形成的苏州方言要绵软雅致得多。由于保留了全部浊音声母,形成了七八种声调,加之留有“读音短促、一发即收”的入声,苏州话说起来语调平和而不失抑扬,语音适中而不失顿挫,宛若戏曲的浅吟低唱,温婉入耳,成为人们口中的“吴侬软语”。

    苏州城北的桃花坞声名远播。这里原是明代书画家唐寅的故居,那首著名的《桃花庵歌》也写就于此。1921年,几位昆曲大师在这里兴建昆剧传习所,为昆曲保护发展作出了贡献。今天,原传习所的旧址上,一座粉墙黛瓦的小院安然而立,继承着当年梨园的地望。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小园里人头攒动,亭廊内椅凳齐整。一方荷池隔开舞台与观众席,左侧粉墙小亭中,先传来密集的苏州吴语。闻声望去,但见几个旦衣小演员与身着便服的老师围坐在石桌前,手按传统戏文乐谱,咿咿呀呀地试唱。那和声高低起伏,婉转有致,宛如夜深人静时和风拂面,又如平静江面上鱼跃虾戏的欢腾,直抵人心肺深处。

    不久,一阵清脆的锣鼓响起,紧接着是笛、箫、琵琶、三弦等的合奏,身着淡雅戏服的演员们粉墨登场。只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就把人带入《游园惊梦》的华彩故事。一时间,荷池里碧水映舞台,粉墙上水袖影长;水磨腔绵柔雅致,杜丽娘与柳梦梅梦短情长……台下观众以中青年为主,亦有不少儿童在座,大家都安然静听,神游于戏中。一曲终了,演员们上台谢幕,观众才醒悟过来,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金鸡交响听苏州。苏州古城向东,南北连接着两大片水域:独墅湖和金鸡湖。1994年设立工业园区以来,金鸡湖周边得到快速发展,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奇特而富有创意的建筑如雨后春笋。傍晚,太阳的余晖将湖岸高楼的玻璃幕墙染成金黄,楼影又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这种现代且魔幻的镜像与黄浦江边的上海外滩并无二致。除了视觉上的冲击,金鸡湖还是新苏州之声的原点。苏州芭蕾舞团和苏州交响乐团正在这里不断推出江南韵味的现代交响乐,让世界听到苏州的心跳。

    作为一支年轻的交响乐团,仅成立7年多的苏州交响乐团已经先后前往法国迪耶于兹、德国萨尔布吕肯以及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成功演出。随着乐团的发展和成熟,如今每到演出季,乐团演出都是一票难求。近期,苏州金鸡湖音乐厅上演了苏州交响乐团委约作曲家陈强斌创作的交响合唱作品《世纪波光》。与以往的交响乐不同,作品在呈现方式上结合了朗诵、合唱、管弦乐与多媒体等多种元素,第二乐章还引入苏州评弹,让苏州观众感到既熟悉亲切又耳目一新。

    与苏州交响乐团紧密合作的苏州芭蕾舞团,也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上演了一系列舞台剧。其中,《我的名字叫丁香》最受关注。这是一个以苏州革命女青年为原型的芭蕾舞故事。为了符合芭蕾舞国际标准,又突出苏州文化中的优雅、秀雅和风雅,创作者将苏州传统舞蹈和昆曲、苏剧的表演方式融入芭蕾舞。当昆曲的韵律、苏剧的水袖,江南的水墨、中国的书法等元素与脚尖上的艺术相遇,传统芭蕾舞获得了更好的舞台表现力。

    听苏州,就是听温婉优雅的历史之声,就是听醇厚绵长的吴侬软语,就是听昂首阔步的时代强音。因为在声音的维度里,苏州有着自己的浪漫。


    相关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5139828149400686930&t=1701141027039&showmenu=fals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item_id=5139828149400686930&ref_read_id=59048d5f-b9c2-43a3-b5ab-f096cabf92ea_1703600050687


备案号:浙ICP备06027531号/经营许可证号:12330300470510558k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329号      技术支持:麦拓科技